山西省牧草产业技术体系
根据山西省农业农村厅要求,从2024年2月至5月,省牧草产业技术体系组织以山西农业大学草业学院专家为主的专家团队开展立足山西、面向全国的草产业科技发展现状、问题和趋势调研。在全面分析我省草业发展的现状和态势的基础上,统筹考虑我国草产业发展的状况和潜势,划分草种质资源和草种业、苜蓿产业、羊草产业、饲用燕麦和饲用小黑麦产业、旱作草业、牧草青贮加工产业、草田轮作产业、放牧栽培草地建植和利用、退化草地修复利用、林下草地畜牧业等十个分产业,按照体系内专家和体系外专家相结合的原则,分工协调调研和撰写报告,初步形成十个分产业科技发展报告和一个简要汇总报告。
一、山西省牧草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
近年来,我省积极发展饲草产业,草业体系逐步形成,发展步伐不断加快,饲草产业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和农民持续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近三年来我们大力推广饲草产业“南北互补、中部突破、粮草兼顾、农牧循环”模式,取得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共赢的良好成效。
2023年全省饲草面积221.7万亩(其中:青贮玉米173.6万亩,苜蓿17.9万亩,饲用燕麦6.3万亩,饲用小黑麦5.5万亩,其它饲草18.4万亩)。一是北部稳步推进。雁门关农牧交错带是全省饲草生产的重点区域,饲草种植面积占全省的80%以上。该区域饲草产业起步早,饲草种植加工企业多,购置了大量先进的饲草收获加工机械,积累了丰富的饲草种植加工经验,饲草产业发展基础扎实。二是中部发力突破。省农业农村厅进一步开拓创新,充分挖掘冬闲田发展潜力,在太原、晋中等地大力推广利用冬闲田种植饲用小黑麦,2023年全省示范推广冬闲田种植饲用小黑麦5.5万亩,建成饲用小黑麦良种繁育基地2000亩,发掘优良品种20余个,为饲用小黑麦的推广打下了坚实基础。2023年5月下旬我省对饲用小黑麦进行了收获,亩产干草达到了500-700公斤。三是南部创新发展。在稳定雁门关区饲草生产的基础上,雁门关区饲草龙头企业继续在运城市、临汾市和晋城市等地开展麦后复播饲草示范,推广了青贮玉米深松密植高产等技术,取得了很好成效。
二、分产业科技发展重点前沿
(一)草种质资源和草种业
草种业是草原修复、生态治理、国土绿化和草业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我省草种产业面临着草种质资源研究不足、技术创新效果不显著,自主培育的当家品种有限、种子生产专业化缺乏的问题。草种质资源和草种业科技发展应重点加强:(1)草种质资源的研究,特别是乡土草资源的搜集、鉴定、保存,(2)开展资源和育种技术创新,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竞争力强劲的新品种,(3)建立稳定的种子扩繁基地,加强良种繁育体系,(4)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可追踪的草种质量系统,完善草种质资源质量检测管理体系。
(二)苜蓿产业
苜蓿是世界上最重要、种植面积最广泛的豆科牧草之一,被誉为“牧草之王”,是奶牛等草食动物的优质饲草资源。随着畜牧业的发展,我国优质苜蓿干草的缺口较大,每年需从国外进口大约近200万吨左右的苜蓿干草。当前我省苜蓿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可种植土地供应不足,农户或公司种植热情低下,浇水管理困难。苜蓿产业科技发展的重点是:(1)加强抗逆苜蓿种质资源的收集与开发利用,加强抗逆苜蓿品种的培育和推广利用,提高苜蓿品种对盐碱地、旱地等严酷环境的适应能力,(2)加强分子辅助育种的理论、机制的创新研究,(3)加强旱作苜蓿种植管理技术研发和示范,加快苜蓿种植、栽培管理技术体系的标准化进程,研发适应我国特别是我省地形地貌的苜蓿生产机械,充分挖掘小面积苜蓿种植地的生产潜力。
(三)羊草产业
羊草是我国禾本科乡土草中最具潜力的草种之一。近年来我国羊草产业规模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年末保留面积从2017年的135.2万亩增加到2021年的354万亩。尽管天然羊草草地面积较大,达3亿亩以上,但羊草人工种植面积仅占天然羊草面积的1.2%,山西省当前人工羊草草地面积不足500亩,发展空间很大。我国及我省羊草产业发展应以“以种适地”为背景寻找羊草发展定位,重点在边际土地特别是退化和盐碱化土地上发展羊草产业,加强优质高产多抗羊草的生物学基础研究,加强羊草新品种培育,加强资源约束下边际土地羊草高效生产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加强“三生共赢”、“科研+公司+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模式和机制创新。
(四)饲用燕麦和饲用小黑麦产业
饲用燕麦和饲用小黑麦是家畜的重要牧草资源,在优化升级山西饲草产业中颇具潜力。山西省饲用燕麦和饲用小黑麦产业规模小、产业散、技术弱。种质创新率、产业规模与发展呼声匹配度、科技创新与产业需求契合度等方面存在提升空间。燕麦、饲用小黑麦产业应重点加强适宜不同区域条件的优质、高产饲用燕麦和饲用小黑麦品种的培育、筛选和推广应用,加强播种、收割、晾晒以及打捆等系列配套机械设施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健全和完善饲用燕麦和饲用小黑麦质量监督评价标准。
(五)旱作草业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干旱是导致灾害最为严重的极端气候事件之一,干旱缺水成为困扰全球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旱作草业在未来大农业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是,与旱作农业技术相比,在标准/规程、专利和相关研究文献方面旱作草业技术均落后很多,还有很大的进步和发展空间。(1)加强科技财政支持,推动旱作草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2)加强旱作草业标准/规程制定、专利保护,(3)积极开展从种到种到收到利用的全产业链发展的相关技术研发、示范和推广。
(六)牧草青贮加工产业
青贮加工是有效保存牧草、提高畜牧业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措施。优质青贮饲料已经成为奶牛、肉牛、肉羊等养殖场节本增效的最有效途径。据估算,我国每年生产各类青贮饲料约2.6亿吨,总产值约870亿元。虽然我国自主开发的青贮加工机械已有较大发展,但相当部分大型机械尚依赖进口,且国内青贮机械制造与销售企业鲜见山西企业身影。在青贮玉米质量方面存在质量不稳定、区域差异和畜种差异的问题。(1)做好资源挖掘、菌酶开发、机械配套、产品丰富的大文章,(2)加强高效添加剂机理研究与产品开发、抑制有氧变质、微生物群落及功能进一步解析,(3)多方发力,促进青贮加工产业发展,助力牧草业。
(七)草田轮作产业
草田轮作是实现农业结构调整和农牧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我国现阶段满足饲料粮需求和用地与养地结合的最佳耕作制度之一。但我国草田轮作面临科学的草田耕作制度缺乏、成果转化率低下、兼顾生产生态的种养结合绿色发展模式发展缓慢、草田轮作农业系统中草业机械的关键部件严重依赖进口的现实瓶颈。推广草田轮作,大力发展草地农业,亟需加强牧草适应性评价与引种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加快草田轮作模型设计与兼顾生产生态的种养结合模式的智能化发展,推动草田轮作全产业链延伸,提升我国草田轮作产业科技水平。
(八)放牧栽培草地建植和利用
栽培草地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资源和饲草保障,特别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栽培草地的放牧利用是保障国家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的栽培草地占天然草原比例仅为2.5%,放牧利用的栽培草地亦只是小部分地区初步尝试,在我省也只是雁门关地区小面积试验示范,普遍存在对放牧型栽培草地利用认识不足、科技支撑力量薄弱、产业发展与政策协调性差的现实挑战。放牧型栽培草地的发展,要以因地制宜适度发展为原则,加强耐牧性草种和品种与资源挖掘及选育、放牧栽培草地建植管理技术研发、放牧型栽培草地的可持续放牧技术集成,积极发展“低成本放牧﹢补饲”的低成本高效益肉牛肉羊适度规模养殖的生态草牧业发展模式。
(九)退化草地修复利用
退化草地的生态恢复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复杂的长期工程。2000年以来,随着“京津风沙源治理”“退牧还林还草”“天然草原保护”“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等多项重大生态工程及政策的陆续实施,草原生态持续恶化的势头得到了初步遏制。但是,当前草原生态脆弱的形势依然严峻,我国草原“局部好转、整体恶化”的态势没有得到根本扭转,草原保护修复任务还十分艰巨。草地退化与修复研究领域未来应重视以下几方面:(1)加强高新技术在草地退化与修复研究领域中的应用探索,充分利用遥感卫星等数据资源强化草地动态监测,建立健全草地监测与评价队伍、技术与标准体系,为草地修复与利用以及科学的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2)充分考虑气候变化背景下草地退化与修复机制的复杂性,加强草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机制研究,以提高草地生态系统应对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的韧性;(3)应推进优良乡土草种扩繁、组配及其补播技术的研发,并创新土壤养分及微生物调控技术;(4)重视草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形成与保护机制研究,加强土地利用转变及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调控机制的认识,实现草地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稳定维持与提升。
(十)林下草地畜牧业
林下畜牧业对于家畜饲养、环境保护和森林资源的利用都有积极的作用,是一种可持续的畜牧业模式和林下经济发展模式。虽然林下草地畜牧业在国内部分地区得到发展,但林下饲草资源化利用水平偏低,存在饲用植物资源底数不清,饲用植物资源开发不足,适生物种的筛选和评价滞后,林下畜牧业环保评估体系尚未建立的问题。围绕林下优质饲用植物的开发与综合利用关键技术需求,(1)林下草灌资源饲用化利用价值和开发模式评价,(2)林下草地补播补建改良技术研究和示范,(3)林下草灌资源刈割和放牧利用技术研究和示范,(4)林下有机旱作草牧业模式技术集成和示范。
供稿人:侯向阳、高昌宇
日 期:2024年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