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农业大学侯向阳教授团队最新著作《草产业科技发展研究报告》出版。根据山西省农业农村厅要求2024年2-5月山西省牧草产业技术体系组织体系内外专家开展立足山西、面向全国的草产业科技发展现状、问题和趋势调研。在全面分析山西省草业发展的现状和态势的基础上,统筹考虑我国草产业发展的状况和潜势,划分草种质资源和草种业、苜蓿产业、中国羊草产业、中国禾本科牧草产业、中国旱作草业技术、牧草青贮加工产业、草田轮作产业、放牧栽培草地建植和利用、退化草地修复利用技术、林下草地畜牧业等10个分产业,按照体系内专家和体系外专家相结合的原则分工协调调研和撰写报告并编撰为此书。
近年来山西省积极发展饲草产业草业体系逐步形成发展步伐不断加快饲草产业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和农民持续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近三年来大力推广饲草产业“南北互补、中部突破、粮草兼顾、农牧循环”模式取得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共赢的良好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着饲草产业发展因土地政策而受限、饲草良种供应不能满足生产需要、饲草机械收获加工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还需要开展饲草生产社会化服务解决机械制约问题、建立良种扩繁基地提高草种供给能力等方法去解决问题。
目前山西省的草种业、苜蓿产业、羊草产业、禾本科牧草产业等都有不同的发展问题,如草种质资源研究不足、可种植土地供应不足、羊草人工种植面积少、饲用燕麦和饲用小黑麦产业规模小、产业散。因此,需要建立稳定的种子扩繁基地、加强分子辅助育种的理论、加强优质高产多抗羊草的生物学基础研究、高产饲用燕麦和饲用小黑麦品种的培育。同时,也需要加强科技财政支持、推动旱作草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去发展旱作草业技术;加强高效添加剂机理研究与产品开发去发展牧草青贮加工技术;推动草田轮作全产业链延伸,提升我国草田轮作产业科技水平;积极发展“低成本放牧+补饲”的低成本高效益肉牛肉羊适度规模养殖的生态草牧业发展模式;加强土地利用转变及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调控机制的认识,实现草地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稳定维持与提升。
山西省积极发展草产业,草产业体系逐步形成,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在实施乡村兴战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农民持续增收和产业精准衭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书可供农业、草业、畜牧业、土壤等领域的广大师生与科技人员参考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