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下午,中科院地理资源所何念鹏研究员和东北师范大学孙伟教授应邀在草业学院学术报告厅分别作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及其在“碳中和”的潜在意义》和《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对降水格局变化的响应与适应》为题的学术报告。报告会采用线上+现场形式进行,报告会由草业学院副院长赵祥和副院长朱慧森主持。
何念鹏研究员首先讲述了全球气候治理历史演变,并由此引出全球碳达峰及碳中和目标及战略意义,构建全球环境治理体系,重塑自然与生命共同体,实施巨大地球生态工程。接着讲述中国在碳中和问题及行动中的目标和战略,贯彻“四路并进”路径,落实“五个统筹”,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环境变化势头,提高中国发展质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与2060年实现“碳中和”。通过遥感技术、大气反演模型、地面调查和清查、涡度相关技术、生态系统模型等技术实现中国陆地碳汇功能核算。
孙伟教授的报告从降水变化与极端降水事件等背景出发,对当今模拟降水变化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对其团队在草地生态系统各组分对降水变化的响应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国内外相关最新研究成果动态进行了报告,强调了全球变化下,其余因子与降水变化的交互作用不容忽视,需要未来重点关注。
报告结束后,参会师生与两位专家进行了讨论,就如何具体参与国家碳达峰及碳中和研究,从哪些方面能够快速与国家战略相契合,以及怎样做好草地生态定位研究进行学术交流。
朱慧森对何念鹏研究员与孙伟教授的到来以及两位专家的学术报告表示诚挚的感谢。她指出,何念鹏研究员报告对“碳达峰”与“碳中和”两个概念做了深入透彻的阐释,为我院师生如何把自身研究工作与服务国家当前生态战略相结合提供了新思路。孙伟教授以其团队在降水变化对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机制上长期以来的研究成果为主线,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对降水变化背景下草地生态系统未来潜在变化进行了全面报告,对从事科研的教师和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启发与鼓舞作用。
现场会由来自草业学院的80余名师生参加,线上会议有150余人次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