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农业大学侯向阳教授委托全国人大代表马晖玲教授,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提交的“关于发展林下草牧业,夯实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建议”,引起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高度关注,并得到了该局的正式回复。唐芳林副局长签发了有关回复,充分肯定了建议的创新性和实际意义。
侯向阳教授提出,我国除18亿亩耕地作为保障粮食生产的主要土地资源外,42.6亿亩林地也是重要的食物供给土地资源。我国实施“三北”工程建设45年来,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和治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累计完成造林4.8亿亩,森林覆盖率由5.05%增长到13.84%,实现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大创举。然而,“三北”工程建设虽然创造了巨大的生态资产,但开发利用林下和林间草地植物资源,发挥其“粮库、水库、钱库、碳库”的作用却十分有限。在当前全球面临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双重挑战的背景下,科学利用林下植物资源,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是保障食物安全、深入贯彻大农业观和大食物观的关键突破口,对于保障食物安全和进一步稳固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侯向阳教授的建议从明晰政策边界、开展专项化调查、加大专项科技项目支持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指出通过科学规划和精准实施,可以有效推动林下草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综合生产能力。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回复表示,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包括林下草牧业在内的林业产业发展支持政策,指导各地因地制宜、科学发展林下草牧业,积极探索适合各地实际的林下资源利用技术和模式,进一步夯实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此次建议的提出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回复,不仅为我国林下草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保障食物供给安全提供了宝贵的政策参考。


撰稿人、初审:侯向阳、董海宾
复审:解懿妮
终审:孟永亮